近日发布的《2023中国田径协会道路跑步工作报告》显示,目前的道路跑步比赛呈现回暖趋势。以马拉松为代表的中国田径道路跑步实现了快速发展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中国道路跑步比赛数量从2016年的328场增加到2019年的1828场(800人以上规模比赛),道路跑步比赛参与人数从280万增加到712万,覆盖全国31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的300多个城市。
“赛马热”的背后,是群众体育的蓬勃发展,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很多地方热衷于举办马拉松,主要计算“三笔账”。:第一,全民健身账户。跑步作为一种传统的运动方式,不受年龄、场地等因素的限制,参与度高;第二,路跑经济账户。一场马拉松,从报名费、赞助费到成千上万跑步者的旅游和设备消费,都是直接收入;第三,城市形象账户。几乎所有的马拉松都是围绕当地特色景观设置的,尤其是一些顶级马拉松已经成为城市名片。
但是,如果你冷静观察越来越热门的马拉松,你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马拉松,也不是所有的马拉松都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。在“千马奔腾”的喜人格局中,比赛水平和实际效果参差不齐。除了一些持续的品牌比赛,很多马拉松比赛只是昙花一现,自娱自乐。他们完全依靠当地的财政投资。他们有钱就做,没钱就停。他们并没有真正起到促进运动、树立形象、发展产业的作用。
因此,虽然当地举办马拉松比赛是公益的,但我们不应该盲目兴奋。我们还需要综合评估比赛的监管能力、投资机制、运营水平和质量声誉以及群众参与度。否则,不仅会伤害比赛的长期推广,还会影响群众的参与热情。
就马拉松赛事而言,无论是为了吸引全民健身,提升城市形象,还是为了培育路跑经济,衍生产业效应,都不能一哄而上,也不能过分举办比赛。
一方面要打造品牌,从跑者中口碑较好的马拉松比赛来看,已经形成了自己突出的品牌优势。早期在中国举办的北京马拉松和上海马拉松都是依靠城市文化,经过历史积累才有今天的口碑;近十年来,重庆马拉松、兰州马拉松等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比赛,吸引了跑者参与,比赛水平不断提高,并获得了国际田联和中国田径协会的认证。
另一方面,我们应该找到合适的特点。举办马拉松应该是全则全,宜特则特,宜城则城,宜乡则乡。具有市场优势的市场化运作,利润点不强的公益竞赛,不应该把马拉松当成“大筐”,什么都放进去。在一些地方,比赛规模太大,目标太高,片面追求国际化,国外选手参与大量补贴,失去了群众体育的初衷;有些地方有很多名字。一场比赛不仅要推广运动,还要打造城市名片,甚至要为农村振兴和文化旅游赋能。相反,他们贪得无厌,做得不好。
从体育产业规律的角度来看,高水平赛事是带动人们广泛参与和增加体育消费的最有效抓手。可以预见,未来几年,马拉松的数量和参与人数将呈上升趋势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不仅要看快速增长,还要进一步探索高质量的竞争。在做好大品牌比赛的同时,要做好小区域、小规模比赛的特点,吸引更多的人参与。只有打好广泛的基础,才能扩大产业增长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