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从球迷中来,到球迷中去”,这是我的评球理念,球迷的评论,往往是文章里没有涉及的观点,而且,很有可能也是很多球迷都关心的,有必要认真对待这些很有价值的观点。所以,我打算今后不定期挑一些有意义的提问,专门整理成文章,以供大家继续讨论,并一起形成较为深刻和有影响力的观点。(其他平台的提问,下次一定会挑选,这次只有某扑,见谅)
通过这种方式,一起将CBA评球和CBA球迷的专业性带入篮球的深水区,这样,或许无异议的吵架、阵营互攻、地域偏见就相对地少了点吧?让篮球回归篮球,莫以篮球之名,行偏见之实,这应该是所有真球迷的美好愿望。
开篇!
张镇麟3号位的成功转型能否复制?
可以!只是很少人能达到张镇麟的高度!
绝大多数教练因为根深蒂固的老思想,在培养球员方面普遍性比较保守,同时防守的成材率要高于进攻。举个简单的例子,很多教练要求球员在快攻中能上篮就不要扣篮,这样的确能在当时保留体能和确保健康,但久而久之,球员失去的是球场激情和对篮筐的向往,这两样东西有多重要,我不必赘述。
我想说的是:很多能跳的人,其实不全都是打娘胎里就能跳。大多数都是从小喜欢跳,然后坚持十几二十年后,他肯定要比那些不爱跳的球员更能跳。
同理,国内大个子球员并不是欠缺持球突破的基因,而是从小到大都被教练的固念和权威绑架,大个子普遍比小个子运球差,特别是,很少球员会被教练允许频繁犯错,球员自己也不想因为想要斗胆尝试持球突破而送出失误,接着导致葬送了比赛,球员肯定不想做那个罪人。哪怕是野球场,没有教练在,当球员持球时心理上就一定开始畏惧——怕丢球、怕丢人、怕被看穿实力、怕被嘲笑。虽然说的是大个子,但小个子也有小个子被要求该做的和不该做的。
但,这世界的真理是,一名球员某项技术的成长绝对需要经历犯错的过程。而且,必须要在真刀真枪的比赛中才能真正实现提升,能在练习中开发技术的,那些都是天才。但,反过来,如果教练非常支持和鼓励,并且付诸行动帮助一名大个子去打磨持球技术,那么,无论是野球场还是正式比赛,他的心理状态和自信心以及最终演变的样子是完全不同的。
乌戈就是这样一个令人敬佩的教练,张镇麟的转型,必然有他点拨的原因,因为辽篮不止张镇麟,丛明晨、俞泽辰、周俊辰和李晓旭等等都在打法上有了微调,难不成球员都巧合地同时醒悟?
欧洲几乎没有不能持球的大个子,这种持球并非指的是能面框从上线突破到篮下后上篮,而是能够三威胁或者利用小空位持球运到篮下,并且具备很多种基础的终结方式,仅此而已,根本不需要多么花哨的变向、背运、转身、胯下、坠步、拖曳等等。
张镇麟现在通过自己的持球突破能够给队友创造助攻机会,其实大部分都是空位突破,吸引协防,然后出球,少部分是错位进攻。丛明晨、俞泽辰、李虎翼、张峻豪,甚至付豪,其实所有人都可以复制张镇麟的方式,只是受限于投射能力、终结能力、速度、体重、协调性、球商、反应、持球稳定性等各种方面,他们在持球突破这个技术上达到的成就也就不同。
这项技术还得有一定的条件,先要有一定3分的威胁,这样对手才不至于个个退守在突破路线,其次,熟练掌握并应用三威胁的三种方式。这其中我认为突破之后的机会选择和终结能力,决定一个球员持球能力的上限。
张镇麟的持球突破威胁很大,自然杀进去极具威胁,对方不努力防守,结果可想而知,所以,他的助攻才那么轻松写意。假如鄢手骐杀进去可能会是什么画面?屈膝、撅腚、投篮假动作、一下两下三下,然后着急忙慌想要传球找队友救命,或者,自信地迎着对方中锋抛投……这些都不是最合适的选择。当然,没有嘲笑,我更相信通过眼下非常拼命的防守换来乌戈的信任的情况下,鄢手骐有足够稳定的时间来逐步提升自己的技术。
现在来看,丛明晨(身高2米)是辽篮队里转型持球锋线——或者说高分位(很多人不清楚的是,本赛季开始前和9场比赛,辽篮为丛官方报名的绝大多数位置不是3号位,而是2号位!)——除张镇麟之外,最成功的。这个赛季以来已经有太多次持球造犯规的画面,相比于上个赛季,丛明晨每36分钟的罚球出手已经翻了一倍,每36分钟的中距离出手数个人生涯最高——持球、突破、急停中距离。
其实确切来说,乌戈的阵容里除了145号位,23号位都是模糊的,包括俞泽辰(身高2米)、周俊成(193)、张镇麟(208)都可以是摇摆人,从排兵布阵和人员使用上,乌戈并没有固化他们的角色,其目的我想只有一个,那就是让他们在保持自身优势打法的基础上,增加基础的持球能力,每个人进步一小步,球队就进步一大步,辽篮将大量增加辽篮撕扯防线的人和提升撕扯防线的能力,最终达到一种“任何阵容的多后卫视觉感”。如此,赵继伟和弗格的持球压力没有那么大,其他位置都能承担少量突分的任务,这不是他们的主要打法,但能够零星弥补一些空缺,效果就已经达到了。
付豪的困境在于启动太慢,他的持球突破局限性比较大,即便有一定空位,也很难实现突破 ——杀到近筐油漆区,只能在对上小自己一号的球员时,可以先突破,接着转背打揉进去,这也是付豪习惯的方式。
俞泽辰、周俊成也都非常适合这种转型,他们在本赛季第一阶段多场比赛都已经增加了持球突破的方式。再次强调,本文所谓的持球突破,仅仅是三威胁或者小空位突破,不是那种持球大核一对一单挑生突。
当然,“全员持球化”短期内会出现失误增加的问题,辽篮本赛季全队百回合失误数排名联盟第9,鉴于排名第2的进攻效率,这个失误数有点拖后腿,这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“全员持球化”的事实,但绝不能因此改变思路,我想乌戈也不会这么做,现在还不是最好的辽篮,他等待的是桃花盛开、满园春色的时候。
有一种美好的可能,也许一两年后,我们会看到一支真正欧化的CBA球队。
高分位的使用
其实前面已经回答了,乌戈对人员的使用已非常模糊化,一专多能、一人多位,高分位增加,自然指的是丛明晨、俞泽辰,乃至张镇麟都在一些阶段里承担2号位的角色。
本赛季,乌戈的首发阵容使用频次如下:
赵继伟、丛明晨、张镇麟、李晓旭和莫兰德(3场);
赵继伟、俞泽辰、张镇麟、李晓旭和莫兰德(3场);
张峻豪、丛明晨、张镇麟、李晓旭和莫兰德(2场);
赵继伟、弗格、丛明晨、李晓旭和刘雁宇(1场)。
2号位基本都是丛明晨或者俞泽辰这种高分位——早已不纯粹是射手了,高分位什么效果,看了世界杯的都清楚,本赛季,辽篮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赛季首秀。
同曦常态三小,所以当乌戈摆出赵继伟、丛明晨、张镇麟、李晓旭和莫兰德的阵容时,丛明晨对上矮了一头的王岚嵚,简直不要太轻松,8投6中,拿了全队最高的20分,外加突破造犯规罚球5次!
未来不确定是否会继续以丛明晨或者俞泽辰首发,毕竟郭艾伦回归后怎么用谁也不知道,是他还是赵继伟打替补,还是两人同时首发?我的预测是,从乌戈的使用习惯看,丛明晨2号位首发会是主流,郭艾伦和赵继伟其一会打替补,前期郭艾伦可能性比较大,后期,有可能会让赵继伟和弗格搭档替补,郭艾伦和丛明晨首发。
都是猜的,别较真。
年轻角色的变化
关于年轻人的打法,前面其实已经说了多持球突破,其实还有多来自角色的无球切入。
关于年轻人的使用,乌戈比较大胆,鄢手骐、李虎翼和张峻豪三名控卫,并不是单个出现和赵继伟或弗格搭档,场面稳定的情况下,三小控两两之间会任意搭配,给了年轻人充分锻炼的机会。除了赵继伟+弗格打攻坚阶段外,正常轮转阶段,赵继伟和弗格各带一人出战。
乌戈的调教功力
张镇麟和丛明晨(少量)的持球转型;李晓旭切入和3分;大韩短下顺和篮下终结(偏向);莫兰德短下顺和策应(偏向);赵继伟和弗格的出球也比过去更有目的性和威胁性;李虎翼的切入和3分;付豪底角切入……等等,看起来变化不是很明显,实际上,都有变化,乌戈只是微调,对主力的微调,因为球权地位高,所以变化明显,对替补的微调因为机会少,所以没那么明显,但变化绝对是有的。
这就是乌戈最厉害的地方,不仅仅是知人善任,更善于开发球员身上的潜在技能。
逆境排兵布阵
这个需要根据情况而定,哪种逆境?
1.对手进攻好,自己防得差。
摆防守最强阵容,上针对性防守策略,比如联防(131、23、32)、盯人或者紧逼(221、122)、一盯四联、包夹核心控卫或核心中锋、next防守(中锋不出来,外围4人快速轮转)。这些防守策略针对性打击的对手进攻方向都不同。
2.对手进攻好,自己防守已到极限。
最强防守阵容也没法真正限制,那就一不做二不休,干脆拼进攻吧,辽篮有实力拼进攻!
3.对手防守好,自己进攻差。
毫无疑问是摆针对性进攻阵容,上针对性打法。细说的话太多了,到底是纯粹空位3分把握不了,还是15挡拆没法打出空位,是失误多,还是篮板差,是篮下攻不进还是罚球差。这些都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,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,针对性调整,这种调整,也不单指人员调整,而是策略上的。
4.对手防守好,自己进攻已到极限
3分投得很好、篮下也打得不错,进攻很高效,但依然落后,那就拼防守吧,会有这种情况存在的,我们都小瞧了悄悄蜕变的浙江,更不能忽略周琦回归后的广东,而广厦有多硬自然不用多言,还有那支豪华的天山军团也同样不容小觑。
辽篮最强进攻阵容:赵继伟、弗格、张镇麟、李晓旭和韩德君;最强防守阵容:郭艾伦、赵继伟、张镇麟、李晓旭和莫兰德。如果是国家队,赵继伟肯定不能算强防守的一员,但在CBA,赵继伟的防守绝对在同位置里算比较出色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