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底年初,马拉松比赛密集,令人眼花缭乱。只有元旦一天,很多地方就开始了“新年第一跑”。但是很多马拉松爱好者发现,热门马拉松的参赛名额还是“一签难求”,报名费悄悄涨价,甚至一个名额被炒到2000元。很多比赛还是有倒卖名额的乱象,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和不满。
马拉松以其独特的包容性和广泛的参与性吸引了一大批粉丝。马拉松作为一种传播体育文化的方式,在奔跑中也传达了一种充满活力和坚韧的生活态度。
马拉松报名费越来越贵的背后,有经济因素。随着马拉松影响力的增强和比赛规模的不断扩大,组织和运营成本也随之增加,包括奖金、赛道运营、材料支出等显性成本,以及安全、医疗、营销等隐性成本。此外,一些著名马拉松比赛的开发期结束,进入正常运营阶段,相关补贴收入和赞助商的投入减少,导致比赛组织者需要依靠提高注册费来弥补资金缺口。但是,作为比赛运营最重要、最可持续的赞助收入,应该是领域的高质量决策。
归根结底,马拉松爱好者对涨价的质疑来自于对价格能否跟上质量的担忧。很多资深跑友认为报名费上涨完全在承受范围内,但同时组织者要提供匹配的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。马拉松不能因为参赛成本高而越来越远离普通大众,甚至偏离全民参与的价值追求。只有找到体育精神和商业化的平衡,马拉松才能健康可持续地发展,让马拉松爱好者真正自由奔跑。
涨价可能是情有可原的,让马拉松爱好者感到难以接受的是倒卖名额的泛滥。由于参赛名额的稀缺性,很多热门马拉松的胜率越来越低。为了参加比赛,一些跑步者不得不购买高价慈善名额或赞助商名额,甚至从黄牛手中购买名额,这无疑增加了参赛者的负担。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比赛的公平性,也使得这项大众运动的参与门槛更高,影响了普通粉丝的热情。虽然很多比赛限制了倒卖行为的技术手段,严厉惩罚了倒卖行为,但这种行为仍然与比赛的有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