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CBA常规赛尘埃落定,季后赛即将来临。然而,眼尖的球迷发现,1胜31负的福建众腾实际上进入了季后赛。更离谱的是,在本赛季正式开始之前,福建女篮已经把季后赛门票放进了口袋。
WCBA本赛季再次扩军,参赛队伍达到21支(去年有19支,新赛季增加了合肥文化旅游和江西赣星),创下历史新纪录。随着规模的扩大和规则的调整,21支球队被分成A、B组,上赛季前12名球队进入A组,剩下的9支球队进入B组。两组常规赛不见面,A组12支球队和B组前4名球队进入季后赛。
这项新规定引起了很大的争议。虽然外媒没有张大脸,但他们还是暗暗嘲讽,说WCBA的打法“有趣又奇怪”。新规下,B组球队成了继母的孩子,A组全体成员拿到了季后赛门票。他们必须努力争夺。更重要的是,他们在常规赛被完全隔离,失去了与强队对抗的资格,甚至无法利用四川和内蒙古的客场机会卖出更多的门票。
根据官方声明,分组的初衷是为了避免太多悲剧,增加游戏的观赏价值。毕竟各队旱、旱、涝、涝死,实力差距太大。问题是,既然实力这么明确,两组球队就不会互相对抗。为什么不分为两级联赛?
福建众腾平均输24.1分。
四川场均赢得25.6分
很多球迷建议WCBA向隔壁的WJBL学习——日本女篮联赛有14支球队,分为精英组(8支球队)和未来组(6支球队)。常规赛结束后,前四名精英组进入季后赛,而未来组不打季后赛。精英组第八名自动进入未来组,未来组第一名进入精英组,未来组第七名和第二名进行附加赛。获胜者进入精英组,失败者进入未来组。综上所述,利用提升制度增加联赛活力,也能吸引新球队加盟。
即使不这样做,WCBA也可以复制之前的作业。2022-23赛季的规则是这样的:根据前一个赛季的排名,前9名进入A组,其他球队进入B组,两队不见面。第一阶段结束后,A组最后三名降至B组,B组前三名降至A组。第二阶段结束后,A组前四名自动进入季后赛,第五名到第九名和B组前三名争夺剩下的四个季后赛席位。听起来像CBA吗?
但是WCBA没有选择以上两个方案。据我们所知,WCBA在今年夏天的休赛期有几个不同的替代方案,目前的方案当时并没有得到所有俱乐部的支持。
而且在AB分组的时候,分组并没有完全按照原来的排名进行半分,而是做了12-9这样的分组,所以上赛季排名第13的福建直接压线锁定了季后赛,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。
在休赛期,排名第12的辽宁女篮更换了球队的注册主体,被认定为新军,但没有进入A组。
在这种情况下,福建女篮果断选择了平躺。当三名外援成为WCBA球队的标准(B组进入季后赛的四支球队都是三名外援)时,他们几乎整个赛季都在使用单一的外援班克斯,另一名外援罗克珊娜-巴拉曼只打了四场比赛(所以一场胜利不是他们的真实实力)。
从福建的角度来看,这样的选择是可以理解的。即使他们增加了投资,他们的排名也不会有质的飞跃,所以还是省点钱比较好。要知道石家庄英励上赛季比他们多赢了四场,本赛季已经签了三个外援,只赢了四场。再加上7胜的新疆女篮(前几年还是强队),三支A组垫底的球队用事实证明了这个赛季的新规有多离谱。
令人尴尬的是,身处B组的天津冠岚躺得更彻底,0胜32负,平均净负30.5分,成为2014-15赛季以来第四个赛季全败的球队。
但是WCBA官网上的净胜分数据与微博发布的数据存在矛盾,本文选择了微博发布的数据。
天津女篮下滑有客观原因。球队没有赞助商,更不用说签外援了。这个赛季,他们是唯一一支在中国班打球的球队。不过天津女篮也表现出了一种态度。与其在B组单循环玩弱队,不如练年轻人,让主力准备全运会更划算。
对于WCBA来说,规则的漏洞是可以弥补的,但是球队之间的实力差距太大,冠军团队没有悬念,游戏缺乏观赏性,短时间内很难解决。
做好女篮联赛,需要的不是拍脑门式的决定,而是真正的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