穆静毓(左一)与乒乓球爱好者交流。
在天津大学体育馆,乒乓球撞击平台的脆弱声音接踵而至,一群学生汗流浃背。在人群中,前中国乒乓球队成员、天津大学体育部教师穆静毓动作迅速,有时弯腰示范发球技巧,有时纠正学生的挥杆动作。
2014年,15岁的穆静毓在全国选拔赛中获得冠军,并以精湛的手感、灵活的战术逐渐崭露头角。
2021年全运会结束后,穆静毓选择退役。“受伤让我无法承受高强度的训练。我想用另一种方式继续我对乒乓球的热爱。”2023年6月,她通过公开招聘成为天津大学体育部的教师。
“当运动员时,他们更注重自我突破,当老师时,他们应该更多地思考如何照亮别人。”穆静毓描述了身份的变化。她很专业,很友好,很受学生欢迎。乒乓球零基础的学生从握拍开始,一个学期后就可以完成正手对抗22轮。专门为研究生设计的高级班充满了场地。在校队训练中,她经常分享自己在国家队的所见所闻,用冠军精神激励学生成长。
天津大学学生王嘉一说:“穆老师的课让我们明白,打乒乓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技能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。
2021年刚退休的时候,穆静毓试图通过短视频记录与乒乓球爱好者的互动来学习。一段“公园挑战乒乓球大叔”的短视频意外获得了数千万的播放量,让她感受到了互联网的力量。现在她的短视频账号已经积累了几十万粉丝,最受欢迎的发球教学视频播放量已经超过1200万。
在她看来,专业运动员和普通爱好者通过短视频平台搭建了沟通桥梁。从反手拧到控制弧球,她把专业的乒乓球技巧拆解成通俗易懂的教程,分享给更多人。评论区经常有粉丝留言:“和穆教练练了三个月,终于能抓住暴扣了!”这种“云教学”的成就感,与大学课堂上传道授业形成了奇妙的共鸣。
从中国人到老师,从竞技场到公园球桌,穆静毓一直热爱乒乓球。“给学生上课,教网友打球,忙得不可开交。”穆静毓说:“改善退休安置,拓展职业培训,利用好社会力量...越来越多的措施帮助运动员转型发展。希望大家都能找到人生的新舞台。”